br />
倒不是楚垣夕魔怔了非得挖上周科技不可,如果通过招聘就能招募到心仪的技术高手那其实是最好的,问题是VR这个领域非常特殊。
在VR这条新兴赛道上滥竽充数的太多,真正有实力的太少,号称能做VR的太多,真正能做出精品的太少,技术难题太多,用心解决的太少,以至于很难看到爆品级应用。反而是AR相对好做,发展的比较健康,科技含量更高,对光场技术的要求也更高,有爆品级应用问世。
这直接体现在专利上。VR领域内很多专利都是所谓的“互联网专利”,就是一毛钱技术都没有,纯流程应用类的专利,其中尤其以小米和360最热衷申报这种纯粹充数量的专利。这种专利对于启发启发思维,做个APP之类的还行,真想体现什么技术特征那是不可能的。
这也导致了VR这条赛道在2014年就开始起风,但是已经吹到了2018年底,仍然看不到任何大的价值,乃至于长期遇冷,破局艰难。
要知道2014年的时候科技领域内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人是五箭齐发,也直接带动了一股史上从所未见的投资热,再加上更早起步的云计算,科技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
随后的岁月里虽然投融资有所起伏,但除了VR之外几乎都出了成果,出了标志性的现象级爆款产品,乃至进入了千家万户,影响到无数普通人。只有VR一直不灵,偶尔出一些爆品都是极轻量级的,连投资机构都不待见。
在这种情况下招聘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问题,因为招聘条件一般的话对能人没什么吸引力,但挂出招贤榜去,招到南郭先生的概率极大。想要深入了解这个领域内的人才状况是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没人成功过,连个标杆都没有。
这也是上周科技的估值提不上去的原因之一,如果他们的技术团队里有大牛,估值分分钟上扬,问题是要成大牛,得先成功。
科技行业其实比其它行业更势利,没成功过的人,就算理论上再牛也是普通人。Homebrew是一款应用面积超广的苹果平台套件工具,非常简便好用,可惜这是面对开发者而不是面对普通人的,因此制作者谈不上成功。然后他去求职面试的时候居然被人给挂了。
如果他当年做的不是什么套件工具而是一款APP,然后成功推广出去,那他就是一个可以提升创业公司估值的人,谁也不会挂他,就算是到谷歌去,也几乎不用走面试的流程。
所以,想要在VR领域内招贤,必须从技术入手。楚垣夕看过上周科技的专利,感觉还是有些技术含量的,不是所谓的“互联网专利”。
既然赶上了,不如直接挖角。而且完全可以撬得动,只要有项目可做。问题是现在巴人没项目,挖人家名不正言不顺的没法挖,挖过来人家都不知道该干嘛。
打铁必须自身硬,挖墙脚不需要等到《罗马之敌》项目立项,但需要拿出这个项目对VR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