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那是不可能的。
“救你赶巧,总不能真的看着小小的生母死在我眼前,我却见死不救,但是,人先得自救,外人才好伸手。这样好了,你先在我府上住一段时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穆慧觉得这会子,这位不冷静,在这种不冷静的情况下,她又如何能让她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福嫂忙过来把柳太太请了出去,之前救回来时,柳太太昏迷了,再怎么说,花镇在家,也不能让她真的进内院住。于是一被救回来,就送到了外头的客院里。并请窦太医看了诊,所以她又被带回了之前的那个院里。
客院里都有自己的一套下人班子,不然,真的等客人来了,再安插也不太好,因为柳太太是女子,于是从内院又调了一个小丫头专门伺候柳太太。
在穆慧找柳太太说话的时间里,小丫头已经准备了洗澡水,边上放着全新的内外衣裳。
柳太太虽说不知道穆慧让自己想什么,但舒服的泡了一个澡,由小丫头更了衣,梳了头,看着镜中的自己。曾经她也幻想过,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后面也有一个像这样的丫头为她梳妆。
当然,曾经,丈夫也这么允诺过,他只要中了举,他就给自己求来诰命,让她锦衣玉食……
现在他真的成功了,也真的为自己求来了诰命,可这又如何,这些年,她没有享受过诰命夫人带给她的荣耀,还有享受,相反的,她的日子好像更难过了。
之前,反正家里虽说穷,也不至于饿肚子,她再辛苦一点,努把力,多织几匹布,就能让一家人偶尔吃顿好的,那时婆婆虽说也是强势,但并没有这般愚蠢。
想想丈夫的考运算是不错了,顺利的中了秀才,举子,然后殿试成功,就算未入前三甲,好歹也是进士及地,一时间,让家乡的乡里乡亲们谁能不说她一声有福,进门就生了儿子,随即丈夫就中了举,真是旺夫又旺子。
那时,他这么对自己说,她那时甚至不觉得自己苦,其实想想,那时若是让婆婆跟着他们一块出来,日子会不会好过一点?
不过,这也不是她能说了算的,婆婆说要守着家业,她要把失去的东西一点点的再买回来。她明白婆婆的意思,从公公那代起家里的生活就一日不如一日,公公没能到中举的那天,而又供着丈夫读书,家里曾经的几亩薄田都典当殆进,现在婆婆要重振柳家,丈夫怎么会不答应,他也雄心勃勃,认定自己一定可以重振柳家。
家分两处,婆婆在乡里之间,自然要多寄钱。而婆婆还时常写信来不断的要求,要知道,一个进士及地在京城里真不算什么,真的以为可以凭借着一个进士的名头,就发家致富,那简直就是开玩笑了。
然后她重新支起了织机,每天没日没夜的织布来。而此时,家里孩子也多了,他的应酬也多了,而他的薪资又能干什么?就算能干什么,他从来就没想过哪怕给孩子们买颗糖,而是全数换成银两,都送回了家乡。
她变得越来越沉默了,她没有力气多说话,她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的做干点,努力的让他和孩子们吃饱饭,虽说这随着家乡的胃口越来越大,而孩子们渐渐长成而变得越来越难时,她真的身心俱疲了。
就算这样,她还是没有说过一句,她只能把目光投向了孩子,读书太费钱了,况且,看到丈夫,她真心的觉得,这样读书成功,还不如不成功,至少,中了秀才,在乡间开个私塾,只怕他们的生活会好很多。
所以孩子们不是文不成,而是她故意的。故意的让丈夫以为孩子们不是读书的材料,然后送他们到免费,能吃饱饭的武学里读书。至少,以后孩子们可以不用再担心了。
她真的想得好好的,只要走通了花家的门路,把孩子送到花家开的学堂里,以后她就能松一口气,女儿也不至于那么可怜了。
没想到,丈夫竟然不去谋得花家的赏识,而是弹劾了太子,好吧,真的殊途同归了,结果,还弄得她失去了女儿。花家坊间传言,除了没有孩子,他们家富贵以及。
用女儿换儿子,这个算术题对他们家人来说,几乎是可以不用算的,虽然,她那一刻,第一次对丈夫有些凉意,原来对亲生的女儿,他都可以那般的不在意时,那么,除了婆婆、儿子,他还在意什么?他有在意过自己吗?
正是这种想法的困扰,这些日子,她过得尤为的痛苦,而她没想法,更痛苦的是,婆婆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