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座与东京而言意味着开化,十几年前这一带并不繁华,在实施了英国人沃特尔斯制定改建规划之后,这片街坊中林立着西洋建筑的街区,便成为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六丁目12号这栋四层高的西洋楼房的门外挂着一排铜板招牌,而其中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南洋谷粮销售株式会社”几个字。
这栋西式洋楼中分布着十几家这样的从事海外贸易的会社,这些会社的特点是规模都非常有限,或是从事对外出口亦或是从事进口,终日都有不少人从大门进进出出。在这里出入的客人以男性居多,其中多半是青年人,这也难怪,毕竟从事外贸需要讲外语,既便从事对清国的贸易,不会说“清话”,那也要会说“唐音”才行,自然,也就只有年青人了。
“南洋谷粮销售株式会社”的办公室内,二十余名穿着呢绒西装的职员们正在办公,五六个客人正在和职员洽谈着事情,对于专事廉价南洋米进口贸易的会社来说,他们从不担心货物的销售问题——日益发展的日本工业需要大量的工人,而无论是工厂主亦或是城市贫民都欢迎廉价的外国米,过去,日本以进口朝鲜米为主,而现在随着朝鲜输出大米的锐减,廉价的南洋米开始闯进日本市场,而“朝鲜谷粮销售株式会社”则是最早从事这一贸易的会社——第一个将南洋米引入日本的会社。
在大厅里的的几张办公桌客人们似乎正在同职员在那里商讨着大米的数量,双方的讨论声此起彼落,价格仅相当于日本米六成的南洋米从不愁销售,唯独数量供应总有些不足。毕竟南洋市场刚刚开拓,且几个世纪以来,南洋米购销完全掌握在南洋华侨手中,且不知为何,去年岁末。华侨结成米粮同盟,完全控制米市,导致欲从事南洋米购销的会社被排斥在外。
而“朝鲜谷粮销售株式会社”则是少有的几家,获得华侨商行认可的日本商社,这使得本州一带的南洋米皆由其供应,这种近乎于垄断的经营。使得这间不大的会社,从不需要担心销售问题,且米商甚至需要百般讨好其,以获得足够的大米。
在这一片热闹中,一名穿着西装的青年。走到到柜台的一端,递出名片,然后说道。
“我想见你们社长。”
印在名片上的是:滋贺县旭日图书会社社长山本隆一。
“请问您有什么贵干?”
服务台小姐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位,公司可不作图书生意。
“我是特意来拜访松井先生而来的。我和松井先生在信里约过。”
听到和社长已经约了,服务台小姐的态度立刻变得格外恭谨。山本隆一随后被请到会客室去。走廊边依序有会客室和社长室等三个房间。由社长室里出来的秘书小姐鞠躬的同时,山本走进房间。
松井社长从座椅上起身,走过来请山本在沙发上入座说。
“请坐,我是松井一郎。请多关照。”
通过这一幕,秘书可以发现,这是社长和这个先生的初次见面。不过待到秘书关上门出去之后,坐在社长室的沙发上,两个人凑得很近,低声交谈着。松井立即压低话声,而那口带着东京口音的日语却变成了汉语。
“情况怎么样?”
“还算顺利,年前的时候。才算是和他接上线,目标非常喜欢读书。”
山本隆一如实的答道。眼前的这位松井先生看似与他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却是他的直接负责人。
“喜欢读书很好。书目一定要准备好,明白吗?”
于心里一边边琢磨着,松井一边说道。
“他看的书会直接关系到他的一些想法,现在你要做的事情,一是加深他的想法,二是要直接影响他,毕竟……”
盯住山本,松井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请您放心,这些书目皆是精心挑选的书,现在我与他交流中亦可看到目标对其表现的强烈不满!”
通过书籍去影响他人思想,再借助谈话加深印象,从而一步步的将其往“志同道合”的一方引导着,在这一点上,山本隆一做的无疑非常出色。
“嗯,这就好,你办事,我放心!”
松井社长歪着唇角微笑着说。他的粗眉同时耸动了一下。这是相当精悍的脸孔,那件纯白衬衫上打黑色领结,他站起身,加大了一些声音。
“这件事很困难啊,毕竟,你从事的是书籍生意,现在想从事米粮生意,嗯,隔行如隔山。”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