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份的传书,连思索带撰写,耗费了雷晓飞不少的脑汁,让他足足写了一个通宵。完成了这项工作后,雷晓飞也没的歇息,马不停蹄地投入了这场战争的善后工作中。
先要处置的是那批人数众多的暹罗战俘,雷晓飞召集了伍府尹、周守备、洪彪和刘金彪等一干的本地人,让他们提供一个合适安置暹罗战俘的地方。
暹罗战俘共有五万多人。此次暹罗军先前入侵的部队是整五万人,加上后面来援的五千援军和三千车马夫,就一共有五万八千人。暹罗军在历时一个月的侵略战中,一共阵亡六千多人,伤病的有近万人。
雷晓飞准备把没有伤病的四万多暹罗战俘先安置下去,让他们自力更生,着手开荒种田。
雷晓飞构想中安置暹罗战俘的地方,最理想的是一个孤岛,一个四方没有出路的大孤岛。如果有这样的地方,把全部暹罗战俘放入后,只要在孤岛的外围布置一些障碍,再加一道流动警戒就行。
如果找不到孤岛这样理想的地方,退而次之就是找一道山沟或是狭谷之类的地方。这类地方耗用的看守兵力就要多多了,起码在有出路的地方要长驻部队,在悬崖、险峰等地方,也要设置流动哨。
雷晓飞把自己构想中要找的地方说了出来后,伍府尹等一干本地人,就绞尽脑汁地猛翻内存,寻找记忆中是否有适合雷晓飞说的条件的地方。众人冥思苦想了一通,说出来的地方不是不够大,就是不合条件。
最后,还是长年累月钻老林子的刘金彪,提供出了一个符合雷晓飞构想的地方,那就是他们落草时的据点,锅盖山那条山脉的山脚。
锅盖山的山脚,比地平面凹陷下很多,形成了一条大山沟,地势底就积水,积水多了就成了一个水坑,这个超级大水坑的中央,有一座凸出的山包,这座山包就成了一座孤岛。
雷晓飞让刘金彪具体描述了这个地方的地形地貌之后,认识符合自己的设想,马上就带着众人过去实地探察。
刘金彪提供的地方,在离番山墟三十公里处,与官道隔了一座锅盖山。那个大水坑被四面的大山包围着,只有一条隐蔽的羊肠小路可以通到水坑,如非刘金彪这个识途老马,还真让人找不到那里。
到达目的地后,雷晓飞目测了一下,大水坑的面积有约二十平方公里,而大水坑中央露出的山包,面积又占了水坑的过半,有约十二平方公里。
按时下水稻的平均亩产算,一个人要有三分田才能保证一年的糊口,那五万多人,就需要一万五千亩的土地才能养活。一万五千亩就是近十平方公里,再加上居住、副业用的地方,十二平方公里刚好适合。
这个大水坑,比雷晓飞的构想还要完美,它既有孤岛,又是山沟,把暹罗战俘安置到了大水坑中央的那个山包上后,只要在山包周围的水域设置一些水下障碍,再在水坑的边上,拦上一道屏障,就基本已经把暹罗战俘与外界隔绝。
而且,这个地方还利于防守,只要在进入这地方的羊肠小路上布置明哨、暗哨,四面的山中设施几个流动哨,加上一支不用多少人的流动警戒小队,再在四角布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