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算成功。
皇后做出一脸纠结的样子,似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太子妃听完孝昭帝这样说,心底暗喜,知道太子让她少安毋躁,是在等现在。孝昭帝如此想,对于自己要说的话,更是信心满满。
“父皇,臣媳也不知是谁给她的胆子,胆敢谋害四弟,正如父皇所说,今日是四弟,明日说不定就是夫君和父皇您,臣媳只要想到有这样包藏祸心的人在身边,就惶惶不安,此事断断不能姑息。”
太子妃面上一番咬牙切齿,悔恨惊慌。
太子妃接着又说:
“当年臣媳与太子大婚,舅舅英国公怕臣媳年轻,听了三舅舅的提议,特送来一批规律周全的侍女,其中几个都是母后赐给舅舅的,即是母后所赐,三舅舅提议,臣媳自然是放心任用,尤其是玉书向来周全,府里臣媳与众侧妃的日常饮食都是由她主事,今日惊闻玉书身怀凶器,这般视皇宫如无物,如晴天霹雳,有这等恶人在身边,臣媳竟是不知,现在想想,臣媳去年胎死腹中的幼儿,与府里众侧妃小产之事,想必都是被人谋害,臣媳认人不清,被奸人利用,害得皇家骨肉凋零,儿媳有罪!”
太子妃字字如珠,一番忏悔表述说到最后,竟呜咽的哭了起来。
周承安听了太子妃的一番话,嘴角不觉得僵硬的翘起,满满的嘲讽意味。
皇后在一旁越听越紧张,太子妃这话把东宫与太子亲舅舅英国公摘了个干净,却把皇后跟她一母同胞的哥哥带了进来,太子大婚都五年了,五年里她重用那几个婢女,如果要是谋害她的胎儿,太子嫡长子如何还能活到今天?太子妃这会说出玉书的来历,还把太子府的一切龌蹉之事推给了玉书,可见自己都被她算计了,皇后如何能不急?
张口欲辩解一二,却听太子妃又说:
“父皇莫怪夫君,夫君纵然知道玉书是三舅舅所赠,但是玉书犯下弥天大罪,说出来岂不是连累三舅舅,父皇是知道夫君的,他是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会连累旁人的,臣媳刚刚想到东宫的孩子个个胎死腹中,一时悲痛,才说起玉书的来历,想来是那贱婢自作主张,跟母后与三舅舅无关的……”
现世报!
皇后刚刚劝解孝昭帝,太子妃又说了一遍,皇后的脸色由白转青,青转红,红又转白,好一番热闹之后,太子妃的要表达的也表达完了。
孝昭帝看着长子还是双唇紧抿,挺直的跪在地上,不欲辩解一句,心里对他的怒火已经全部熄灭,然而心底又起了另一股火。
皇后胸口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好个太子妃,看着温柔无害,说的话句句刺心,自己怎么就把她看成是只无害绵羊了?
皇后定了定心神,想着开脱的言辞,那厢陈贵妃忧心的说:
“陛下,请恕臣妾多嘴,此事事关乾儿与臣妾娘家名誉,臣妾自问陈家和臣妾未曾与人有过深仇大恨,此事如果不是玉瑾发觉不对,这时乾儿与臣妾侄女定会被万夫所指,乾儿是陛下儿子,打一顿,罚个三年五载的,总归事情会过去,可是月乔要怎么面对天下悠悠之口,陈氏女儿不贞,连臣妾身上都会有洗不清的污水,月乔现在是沈家妇,皇上钦此的二品郜命,这是在嘲笑陛下,月乔宫中受辱,让皇家又如何面对沈家?”
陈贵妃并未说出怀疑谁,只说自己是受委屈的,配上她声情并茂的一番言语,皇帝的心会倾向谁,不得而知。
此时若韩玉瑾在场,定是要大大的感叹一声:宫廷如戏,全靠演技!
小剧场:
玉瑾:皇宫这地方,这不是人呆的地儿!
安王:我带上你,你带上钱,我们去找桃花源!
玉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