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8章 李世民不见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紫宸殿就坐落在含元殿旁边,是中书省、门下省等众位大佬下朝之后办公的地方。

    今天,朝会上并没有讨论什么太特别的事情,所以结束的比往日要早一些。

    房玄龄和魏征等人,下朝之后就去旁边的紫宸殿处理政事了。

    而李世民则是迅速的换了个装,带着李忠和李君羡,还有几个武艺高超的护卫偷偷的出了大明宫。

    当然,身后肯定会有百骑司的人员暗暗跟随。

    “长安城的变化还真是挺大的,这归义坊朕曾经也是来过的,没想到现在已经完全找不到当初的痕迹了。”

    李世民去的第一站就是归义坊。

    这段时间,归义坊可谓是频频占据长安城百姓茶余饭后的头条。

    特别是这几天,归义坊新一期的房子热销,而作坊城那边又闹出退房风波。

    虽然之后以杨本满的绝杀招数把这事摆平了,可以着实算是让作坊城和归义坊彻底的进入了长安城百姓的视野。

    “是的,也就是韦家和杜家联手,才能这么快速的完成归义坊原有土地和房屋的收购,然后又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完成了拆迁和一部分房屋的改造,才有了陛下眼前的景象。”

    虽然李忠跟楚王府的关系稍微有点特别,但是并不表示他就因此为敌视韦家和杜家。

    一碗水端平,这基本上是帝王身边情报头子必备的一个素质,要不然肯定干不长久。

    毕竟,一旦帝王觉得你有私心,对你的信任感就没了。

    而这种岗位,如果得不到帝王的信任,是不可能坐得下去的。

    “克明去世之后,杜构和杜荷着实谈不上多么的争气没,没想到这一次居然办了一件利国利民还利家的事情,可谓是一箭三雕啊。”

    李世民对杜如晦还是很有感情的。

    房谋杜断,房玄龄跟杜如晦可谓是李世民的左臂右膀。

    连带着他对杜构和杜荷也多关心了几分。

    “确实如此,听说开发归义坊这个主意,最开始还是杜荷提出来的,然后才找到韦家合作。韦杜两家合作,在长安城里办不成的事情,还真是不多。”

    “韦家负责归义坊建设的是谁?”

    京兆韦家,那可是响当当的豪门。

    李世民当初迎娶韦贵妃的时候,就含了拉拢韦家的意思。

    “是韦思仁,韦贵妃的侄子。韦家的商业事务,主要都是由韦思仁在负责,也算是年轻一代当中的翘楚。”

    唐朝并不像是明清那样,商人的地位那么低。

    像是韦思仁这样的勋贵子弟,虽然经商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做得好的话,在家族中的话语权并不会低。

    毕竟,再怎么勋贵豪门,也是要吃饭的。

    “韦家这几年的势头比杜家要强多了,也难怪杜荷会跟他们合作。不过,这种事情还是大家合起来搞毕竟好,单打独斗的话,难度增加了不说,到时候大家还免不了要同台竞技。”

    对于这种改善长安城居住条件的行动,李世民还是支持的。

    哪怕是韦杜两家的合作,给李宽带来了冲击。

    “是的,赵国公府上如今也跟韦家、杜家合作,准备开发归义坊旁边的一些土地,如今已经在收购百姓们的房屋了。这段时间,长安城其他的勋贵也都动作频频,要么往辽东安排人手,要么在长安城准备大展身手。听说大唐交易中心里头,水泥的价格都已经比年初上涨了两成,而钢条则是上涨了三成呢。”

    百骑司可是在各个勋贵家中都安插了探子,这基本上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所以李忠对于各家的动静,还是比较了解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各个勋贵家中保密工作做得那么差,而是这些消息,人家没有想着要瞒着百骑司。

    真要是涉及到一些关系到家族存亡的事情,百骑司的探子数量哪怕是增加一倍,也不见得能够打听到准确消息。

    “商品价格上涨了,作坊生产这些商品的意愿就会增加,商人们就会扩大这些商品的产能,最终商品价格还是会回落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如今水泥和钢条,在大唐已经不算是稀罕物件,朕估计缓过这段子之后,价格就会降到合理水平。”

    李世民将自己从观狮山书院商学院学到的东西,直接运用到了日常之中。

    一般人不大愿意去研究商业,但是观狮山书院不一样。

    借着发展作坊城的机会,专门在作坊城里头设立了观狮山书院商学院,让旗下各个作坊的掌柜都去兼任教谕。

    所以商学院虽然才建起来不到一年,却是已经陆陆续续的推出了一些理论,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财富周刊》,用来刊登各种经济理论和新闻。

    “陛下圣明,这段时间,各处的水泥作坊确实都是在快速的上马,估计到明年底,大唐的水泥产量就能翻一番;而那那些炼钢作坊,也都在不断的扩产,甚至因为钢铁的热销,一些原本在楚王府府炼铁作坊和长孙家炼铁作坊的压迫下快经营不下去的炼铁作坊,也迎来了生机。据说,户部的商税,单单最近一个月的收入就比得上几年前全年的商税呢。”

    商税这个东西,是在李宽的推动下才发展起来的。

    从最开始的市舶税,慢慢的扩展到其他税种。

    而实施的地方也从登州、凉州开始慢慢的扩展到大唐全境。

    如今,户部是完全尝试到了商税的好处,开始全力支持商业的发展。

    “这么说来,今年的赋税收入,还可以继续保持往年的高速增长咯?”

    虽然户部尚书唐俭没有跟在身旁,但是李世民觉得问李忠也是差不多的。

    作为朝廷的钱袋子,户部的一举一动,绝对是百骑司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目前了解的初步情况来看,今年前九个月的赋税收入,已经快要赶上去年全年了。所以今年的赋税收入继续高速增长,几乎是必然的。”

    “今年增加的这么多?”

    按照李忠的说法,李世民觉得今年居然有可能增加三成的赋税收入,这可是史无前例的比例,让他感受到了一丝不真实。

    “是的!因为从今年开始,楚王殿下把市舶都督府收缴的市舶税,全部都上缴给户部了,单单这一块的影响,至少就有两三百万贯。所以今年的赋税收入才会明显高于往年。”

    钱的重要性,只有经历了社会毒打的人才能最真实的感受到。

    像是李忠管理的百骑司,其实就是一个花钱大户。

    所以对于钱的重要性,他比一般人理解的更加深刻,也更加重视。

    “当初朕答应宽儿,市舶都督府十年的市舶税都归楚王府,现在还没有到十年吧?”

    “确实还没有到十年,不过市舶税的金额一年比一年多,增长的速度非常的快;虽然有一部分被花在了市舶水师身上,但是每年结余的金额也非常巨大。所以这次楚王殿下从高句丽回来之后,就把今年的市舶税上缴到户部了,估计唐尚书准备给陛下一个惊喜,所以还没有跟您汇报呢。”

    说到这的时候,李忠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说的太多了。

    本来李宽跟唐俭是想着在朝廷制定明年财政预算的时候来跟李世民汇报这事,因为李宽想让户部重点支持辽东的建设,这必然需要巨大的资金。

    正好市舶税可以填补这一个缺口,也免得影响大唐其他州府的建设。

    不过,现在李忠说漏嘴了,李世民自然也就立马知道了。

    好在他并没有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反而因为李宽放弃了如此丰厚的市舶税收入而感动不已。

    “走!我们去作坊城看一看吧!”

    ……

    这几天,李宽每天上午都忙着去观狮山书院的各个研究所确认各项研究的进展,然后下午则是睡一个午觉,接着就陪小玉米和小土豆玩耍。

    今天也不例外。

    “轰隆!”

    就在李宽刚刚回到府上,天空中居响起了一声闷雷。

    深秋时分居然还打雷,这还是非常少见的。

    李宽抬头看向天空,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乌云密布,不由得暗暗皱了皱眉头。

    “王爷,长安城已经有段时间没有下大雨了,看这模样,似乎要把前几个月没有下的大雨都下回来呢。”

    晴儿跟在李宽身边,抬头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忍不住开了一个玩笑。

    已经二十多岁的晴儿,身段是完全的张开了。

    如果她不是李宽的贴身婢女的话,估计楚王府中,早就有无数的管事想要把她娶回家。

    现在的话,谁也不敢多看她几眼。

    别看晴儿只是一个丫鬟,但是在楚王府中,地位却是非常高。

    也就是程静雯、武媚娘、小玉米和小土豆这些主人,还有来福、王玄策等少数几个人的地位比她高而已。

    并且,因为她在李宽面前说得上话,哪怕是程静雯和武媚娘,对晴儿也颇为客气。

    有的时候,程静雯反倒是觉得李宽不如把晴儿收入府中得了。

    那个时候,左右不过是一个妾氏,她这个王妃,完全可以死死的压着她。

    哪像是现在啊。

    “今年秋天都没有怎么下雨吗?不应该啊,都说秋雨绵绵,往年的秋天,长安城都会持续的下一段时间的雨水的。”

    对于农业社会来说,风调雨顺的重要性,是再强调也不为过。

    李宽之前没有留意长安城的天气变化,如今听晴儿这么一说,倒是感觉到了不正常。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怎么今年秋天的雨水这么少呢。其实不仅是今年秋天,今天夏天也没有下什么大雨。好在关中地区这几年的水利设施修建的非常完善,倒是没有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太大的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